10月14日,由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、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、中国民主促进会沈阳市委员会主办,沈河区文艺二校新宁小学、沈阳市未来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中心承办的2025全国科普月“传递科学梦想”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文艺二校新宁小学,文艺二校新宁小学校长曹丽、教导处主任张锡庠及师生共350人参与活动。此次活动以“探秘机器人的‘身体构造’为主题,由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科学传播专家、沈阳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周海君副教授倾情主讲。
讲座中,周教授以生动有趣的拟人化方式,将机器人的复杂构造与人体器官巧妙类比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机器人四大关键部分:机械结构(“身体”)、传感器(“眼睛”和“耳朵”)、控制系统(“大脑”)和动力系统(“心脏”)。他从工业机械臂到人形机器人,从视觉导航到语音交互,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简单的流程图,清晰地揭示了机器人如何感知世界、思考决策并执行任务,引得同学们惊叹连连,会场内掌声与欢笑声不断。
现场同学兴奋地说:“原来机器人的‘大脑’、‘心脏’和我们的这么不一样!周老师的讲座太有意思了,我以后也想设计一个能帮妈妈做家务的机器人!”
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,在文艺二校新宁小学的学子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,有效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,营造了崇尚科学、探索未知的良好校园风尚。
下一步,研究会将继续联合有关单位,充分利用现有工作基础及创新机制,在2025全国科普月期间,围绕“AI奇幻之旅探索生成式AI的魔法世界”,“天气预报中的‘水循环’”,“防震减灾,携手同行”等主题,举办“传递科学梦想”科普进校园活动。通过跨界融合的形式打破学科壁垒,让原本晦涩的科学知识以生动易懂的方式 “活” 起来,向青少年播撒科学梦想的种子,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科学视野的未来科技人才,积极助力我省“科技助苗行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