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5日,由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、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、中国民主促进会沈阳市委员会联合主办,沈阳市清乐围棋学校、沈阳市未来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中心共同承办的2025全国科普月“传递科学梦想”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沈阳市清乐围棋学校,沈阳市清乐围棋教育集团书记刘丽、校长郑文超、副校长周玉玲、副校长金玲等校领导共同出席。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现结合的方式,师生约700人参与。本次活动以“运动的巧妙力量——让青春活力满满”为主题,特邀辽宁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,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科学传播专家、研究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、辽宁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外科副主任医师李盛龙倾情主讲,整场讲座妙趣横生,氛围活跃,不仅点燃了学生们对科学运动的浓厚兴趣,更引领大家开启了一段探索人体奥秘、感知运动魅力的科学之旅。
讲座伊始,李盛龙医生以“运动系统的组成”为切入点,生动阐释人体运动的结构基础。他系统讲解了骨、骨连结与骨骼肌的协同机制,揭示其作为人体“动力引擎”的重要功能。为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,李医生结合图表与实例,巧妙设置互动环节:“大家知道我们身上最大最长的骨头,以及最小的骨头分别是哪些吗?”同学们踊跃参与,有学生猜测“最大最长的骨头是大腿骨,最小的骨头是小脚趾”。李医生在肯定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后揭晓答案:最长的骨头实为大腿中的“股骨”,而最小的骨头则藏在中耳内,名为“镫骨”,大小仅如一粒米粒。这一对比鲜明的实例引发全场阵阵惊叹,使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人体构造的精妙。
随后,李医生进一步通过互动深化对关节功能的理解。他现场提问:“你认为人身上最灵活的关节是哪个?”不少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“手关节”。面对这个常见认知,李医生亲自进行了肩关节的前后左右旋转展示,以生动的演示展现出其远超其他关节的活动范围。同学们在观察中恍然大悟,认识到正是肩关节的特殊结构赋予了人类手臂极大的灵活性。这一直观的互动环节,将抽象解剖知识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现场体验,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,现场气氛热烈非常。
在系统讲解人体运动机制的基础上,李医生进一步从生理层面深入解析了运动的多重价值。他阐明,运动不仅能通过促进内啡肽、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释放,有效调节压力激素水平,从而成为调节情绪的“天然解药”,还为学生推荐了舞蹈、步行、瑜伽等有助于心理调适的实用运动方式。此外,李医生指出,规律运动的益处更体现在预防近视、控制体重、改善睡眠等全方位健康效益,堪称一份“综合健康处方”。在促进学习方面,他特别强调运动对大脑功能的积极作用——既能通过提升多巴胺水平增强专注力与积极情绪,又能促进海马体发育强化记忆能力,同时激发大脑皮层活力,为接收新知识、迸发新创意提供坚实保障。

针对“四肢发达,头脑简单”的传统偏见,李医生以谷爱凌、林书豪等“体学兼优”的典型案例,有力论证了运动与学习的互补关系。他指出,规律运动能够刺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(BDNF)的生成,增强神经可塑性,进而提升专注力与记忆效率,实现“运动赋能学习”的良性循环。
为引导学生将科学运动融入日常,李医生特别设计了“碎片化微运动方案”。他以课间十五分钟为载体,现场示范包含头部绕颈、伸展、原地小跳等动作的“课间活力操”,并倡导“一刻钟,换换脑,下节课,效率高”的微运动理念,鼓励同学们利用零散时间激活身体与大脑。
在谈及“吃和动,学霸的燃料和引擎”这一主题时,李医生强调合理膳食与科学运动协同并进的重要性。他通过朗朗上口的饮食口诀,传递均衡营养的核心理念,并特别提醒考前饮食应遵循“清淡、熟悉、易消化”原则,适当补充健脑食物,为学业冲刺提供稳定健康的身体保障。同时还要注意过犹不及。

整场讲座内容翔实、互动热烈,同学们全程全神贯注、踊跃参与,展现出对健康科普知识的浓厚兴趣。李医生以生动易懂的语言和富有吸引力的互动设计,有效点燃了同学们探索人体奥秘的热情,真正实现了“寓教于乐、融学于趣”的良好效果。讲座尾声,同学们认真填写了《科普报告情况调查表》,为后续科普活动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,随后专家团队与全体师生及校领导合影留念,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。
活动结束后,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,对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有了更全面、科学的认知,并将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积极践行所学。青少年时期是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,健康的身心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基础。沈阳市清乐围棋学校将持续推进健康科普教育,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自主健康意识,以强健的体魄和阳光的心态迎接未来挑战,让青春在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的同频共振中绽放光芒。
下一步,研究会将继续联合有关单位,充分利用现有工作基础及创新机制,在2025全国科普月期间,围绕“创意药箱DIY:我是用药安全小卫士!”“机器人的关键特征与场景应用”“人工智能的现在与未来:从基础到前沿”等主题,举办“传递科学梦想”科普进校园活动。通过跨界融合的形式打破学科壁垒,让原本晦涩的科学知识以生动易懂的方式 “活” 起来,向青少年播撒科学梦想的种子,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科学视野的未来科技人才,积极助力我省“科技助苗行动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