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上午9:00-11:00 下午2:00到4:00
微信

平安校园“救”在身旁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和平区和平大街第一小学

2025/10/31 9:08:46 | 38次浏览
平安校园“救”在身旁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和平区和平大街第一小学

    10月30日,由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、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、中国民主促进会沈阳市委员会主办,和平区和平大街第一小学、沈阳市未来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中心承办的2025全国科普月“传递科学梦想”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和平一校,师生共200余人参与活动。此次活动以“校园急救”为主题,由辽宁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、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科学传播专家张宏教授倾情主讲。


    张宏教授以诙谐幽默的自我介绍“猜猜我是谁”拉开讲座序幕,瞬间激发起所有孩子们的好奇心。他巧妙引导学生重新认知自我,通过分享身边“微小助人”的案例,让大家真切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常被关怀的受助者,更是能向他人伸出援手的“小小超人”,成功点燃了现场的学习热情。

    随后,活动内容围绕校园安全展开,从讲解运动伤害、意外事故等安全隐患,逐步深入到急救实操。在层层递进的讲解中,面对校园常见安全问题与危急场景,张宏教授先阐释急救定义、目的及“保持冷静、优先处理危急情况”等急救原则,再细致讲解创伤出血区分与处理、烫伤等伤害应对,并引导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判断和办法。进而聚焦心脏骤停与异物卡喉,通过系统知识梳理与实操指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,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校园安全认知、实用急救技能及危急时刻自救互救的能力。


   讲座还注重与校园实际场景相结合。张教授以“日常高频风险”为切入点,带领学生辨识运动碰撞、意外摔倒等校园安全隐患,强调“冷静判断是前提”,并引导大家理解“先救命后治伤、防二次伤害”的急救逻辑。结合校园真实案例,如创伤出血、烫伤烧伤、心脏骤停及异物卡喉等场景,鼓励学生将急救理论转化为实操步骤——从区分动静脉出血的止血方法,到借音乐节奏掌握心肺复苏按压频率,再到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动作要领,共同探索科学应对措施。

   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学生们全神贯注,积极参与模拟操作与步骤复盘,踊跃分享对急救知识的理解。同学们普遍反映,张教授的讲解实用易懂,让抽象的急救原理变成了可上手的技能,极大地增强了自身与他人面临危险时的应对信心。老师们更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,认为讲座内容设计贴合校园需求,不仅有效补充了安全教学空白,更在学生心中筑牢了安全防线,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责任意识,对提升学生安全核心素养大有裨益。

    此次科普进校园活动,通过“专业知识+有效操练”的形式和生动有趣的讲解,不仅让和平一校的师生们掌握了实用的急救知识,更在校园里播下了“安全第一、科学施救”的种子。


    下一步,研究会将继续联合有关单位,充分利用现有工作基础及创新机制,在2025全国科普月期间,围绕“运动的奇妙力量:让青春活力满格”“创意药箱DIY:我是用药安全小卫士!”等主题,举办“传递科学梦想”科普进校园活动。通过跨界融合的形式打破学科壁垒,让原本晦涩的科学知识以生动易懂的方式 “活” 起来,向青少年播撒科学梦想的种子,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科学视野的未来科技人才,积极助力我省“科技助苗行动”。